故事

新化‧地瓜:從土地到酒杯的甘甜傳奇

鯤島餐酒館,台南東區餐酒館,台南東區餐酒館推薦,台南餐酒館,台南餐酒館推薦

在台南新化,地瓜不僅是其代表性的農作物,更是傳承當地百年風華與台灣精神的象徵。「台南系列—新化‧地瓜」調酒,巧妙地將台灣人熟悉的童年記憶、土地情懷,與調酒技法完美結合,濃縮於一杯風味之中。

新化的百年歷史縮影

新化舊稱為「大目降」(Tavocan),這個名稱源自於平埔族西拉雅語,意為「山林之地」。在明鄭時期以前,此地就是西拉雅族的聚落,開發甚早。日治時期,大目降成為台南州新化郡的郡役所之地,「新化」地名也由此確立,並逐漸取代舊稱。

新化自日治時期起,便一直是台南山區入口的政經中心,彼時商賈雲集,也因此興建許多洋樓、街屋,形成熱絡的商店街,繁華一時。如今漫步在新化老街,仍可見證昔日仿巴洛克式的建築,繁複講究的工藝巧思,與歷史悠久的老商號,彷彿穿越時空,猶能感受過往榮景。

舶來品瓜瓜落地

地瓜,其實是16世紀由中南美洲遠渡重洋而來的「舶來品」,早在荷蘭殖民時期之前,便已落地生根,深植於台灣原住民的飲食文化中。據傳鄭成功攻打荷蘭人時,便曾依靠甘藷(地瓜)供糧,進而廣為栽種,解決包圍熱蘭遮城9個月的糧食危機。

新化地區因土壤肥沃、氣候適中,於日治時期即成為全台主要地瓜產地之一。早年,新化地瓜主要作為澱粉工廠的原料來源,後因工廠外移一度沒落。隨著健康飲食風潮興起,瓜瓜園創辦人邱木城,靈機一動研發出地瓜薯條,並將產業朝食用地瓜與相關加工產品發展,成為新化當地推動地瓜產業轉型代表。

台灣精神的堅韌象徵

在邱木城與地方農民的努力下,如今新化地瓜除了暢銷全台,更外銷至日本、加拿大等地,成為台灣農產驕傲。瓜瓜園更將地瓜文化轉化為觀光體驗,翻轉了地瓜過往「貧窮主食」的形象,成為健康與創新的代名詞。

“番薯毋驚落土爛,只求枝葉代代湠(thuànn)。”

這句俗諺道盡台灣人堅忍不屈的精神。地瓜外形似台灣本島,生命力頑強,即使在惡劣環境也能茂盛生長。新化地瓜的轉型故事,正是這種台灣精神的縮影,不僅承載著台灣人的成長記憶,更象徵著我們身為「蕃薯仔囝」(蕃薯之子)的文化與情感認同。

童年回憶與創新風味的碰撞

這杯「新化‧地瓜」特調,源自調酒師於新化求學時期的美好回憶,透過繁複的調酒技法,將兒時熟悉的地瓜風味重新詮釋,不僅保留了食材的原始美好,更增添了成人世界的細緻層次品味:

1.食與飲的完美平衡

將「吃的地瓜」與「喝的調飲」完美結合。不只是在杯中品嚐到地瓜的風味,更可搭配蜜地瓜一同入口,打造食用與飲用的雙重享受。

2.奶油乳酪的驚喜層次

奶油乳酪的加入帶來意想不到的口感創新,增添了類似起司的濃郁滋味,與地瓜的甜美,交織成絕妙的搭配。

3.炭焙的清爽茶香結合

炭焙烏龍的茶香不僅增添了調酒的層次,結合了烤地瓜的風味,更有效地平衡了整體的甜膩感,讓每一口都舒心怡人。

4.澄澈酒液的純真象徵

運用油洗與奶洗澄清技法,精心調製出帶有豐富風味卻仍澄澈透明的酒液,象徵著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,與地瓜來自土地的簡單純粹美好。

喝下一杯在地認同

品飲過程宛如一場味覺的時光旅行,這杯「新化‧地瓜」特調,入口先是地瓜與奶油乳酪的滑順香濃,接著是黑糖蜜香湧現,尾韻則是炭焙烏龍的濃郁茶香,悠長回甘。從童年的純真甜美到成年的錯雜深邃,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魅力。

以調酒技法提煉出童年的味道與土地的溫度,也提煉出台灣在地文化的情感連結。我們期許在台灣的調酒文化中生根發芽,讓更多人透過品飲,認識這片土地的美好。來鯤島,喝下新化地瓜代表的台灣生命力,也喝下我們對故鄉土地的深情告白與美好致敬。

新化‧地瓜的風味旅程

  • 酒感偏重
  • 風味濃郁
  • 炭焙甜感
  • 口感厚實

伏特加 / 地瓜 / 奶油乳酪 / 炭焙烏龍 / 黑糖